

今年以来,铺天盖地的泰兰尼斯“稳稳鞋”广告在全国各地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不断刷屏,从高铁站到社区电梯,从线上社交平台到国际时尚秀场,这个童鞋品牌正以不可忽视的姿态进入公众视野。
作为中国高端童鞋的标杆品牌,泰兰尼斯打破了童鞋行业“一次性消费”、“品牌忠诚度低”的魔咒,在2025年销售额已突破30亿元,线下门店超1000家,复购率高达80%-90%。
在童鞋这个长期被国际品牌主导、国内品牌陷入价格战的赛道,泰兰尼斯是如何实现高端突围的?
童鞋市场历来被视为“高流量、低忠诚”的红海领域,消费者因儿童足部发育迅速而频繁更换鞋履,品牌黏性难以维系。然而,泰兰尼斯却在这一困境中找到了突破口,实现了业绩的跨越式增长。
创始人丁飞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逐步从区域品牌发展成全国性高端童鞋标杆。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泰兰尼斯与分众传媒合作,启动饱和式广告投放,覆盖全国100多座城市的电梯媒体,以及北上广等数十个城市的机场和高铁站。2023年,泰兰尼斯进一步扩大投放,在广州市、上海市、成都市等城市曝光1亿线下客群。
这种高举高打的策略很快见效。2024年,泰兰尼斯销量突破600万双,全年营收30亿元,同比增长超50%。在2024年天猫双11中,泰兰尼斯与耐克、安踏一同占据童鞋类目TOP3。
2025年8月,泰兰尼斯在天猫超级品牌日期间创下“4天成交破亿,超日常26倍”的佳绩,成为行业首个入选该活动的破亿童鞋品牌。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用户忠诚度。在儿童脚长快速变化、品牌忠诚度低的童鞋市场,泰兰尼斯的复购率高80%-90%,会员复购率更是达到95%,是行业均值的3倍以上。
海外市场拓展也成为泰兰尼斯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泰兰尼斯已经在美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开了20多家专卖店,全部入驻重奢商场。国际化策略不仅提升了品牌的全球影响力,更以“中国智造”打破了“欧美童鞋垄断高端市场”的传统格局。
「零售商业评论」认为,这标志着童鞋消费正从单纯的功能性需求,向品牌价值认同与服务体系依赖转变。
我们观察到,泰兰尼斯成功的背后,是一套将产品定位、营销策略和渠道布局深度融合的打法。
首先就是对童鞋消费痛点的精准把握,高端定位直击家长“选鞋焦虑”。
对当代家长来说,选童鞋远不只是“挑个好看样式”那么简单。在儿童足部发育的黄金期,一双不合适的鞋子可能导致扁平足、内外八字,甚至影响骨骼发育。与此同时,孩子脚长变快导致鞋子闲置快,这些长期困扰家长的难题成为泰兰尼斯破局的方向。
通过对10万+家长的调研,泰兰尼斯精准识别出“怕伤脚”、“怕浪费”、“怕孩子不爱穿”三大核心焦虑。这三大焦虑恰好对应了童鞋消费的功能性、经济性和体验性需求,为产品研发指明了方向。
泰兰尼斯敏锐地捕捉到童鞋消费新动向,其“科学护足”的品牌定位精准切入市场空白,与传统童鞋形成鲜明差异化。
高价策略是泰兰尼斯高端定位的关键一环。一款稳稳鞋的价格在500-1500元之间,热销款集中在600-800元区间,远高于基诺浦、江博士、卡特兔等品牌的150-300元主流价位,甚至超过NIKE和FILA热销童鞋的300-500元区间。
这种定价策略不仅塑造了品牌高端形象,也为后续的促销活动留下了空间。另外,这种定价勇气背后,也是对消费升级趋势的精准把握。

图片来源:天猫
其次是营销端的创新,即全域渗透与数字化精准触达。
我们观察到,泰兰尼斯在营销上采取“传统媒体+数字化”双轮驱动模式。线下,通过电梯媒体、机场高铁等场景实现心智霸屏,线上则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精准触达。
在线下,泰兰尼斯的营销策略采用“跨场景、多触点、强曝光”的媒体投放策略,实现全域渗透。近年来,从小区电梯到商场大屏,从电影院到机场高铁站,泰兰尼斯“稳稳鞋”的广告几乎无处不在。这种密集的广告投放快速建立了大众品牌认知,在消费者心智中牢牢树立了高端童鞋的品牌形象。

在线上,泰兰尼斯则用数字化把“一次性客户”变成“长期会员”。
2025年8月的天猫超级品牌日,泰兰尼斯通过“分层触达+精细化运营”的策略,基于用户购买周期、客单价、购买频次等标签分层,成功筛选出高价值客群,据泰兰尼斯投放数据显示,经广告曝光的潜在客户群体在线上购买的倾向性是未曝光用户的5.1倍。这场超品日最终交出亮眼成绩单,4天成交破亿,新增超3000万从初识到忠诚的AIPL人群资产,“稳跑鞋”单日销量登顶天猫童鞋类目TOP1。
我们发现,泰兰尼斯不再采用传统广撒网式的营销,而是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对的人看到对的广告”。其营销策略已经从单纯的媒体投放升级为基于数据的精准触达和转化,这是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再者,是产品与渠道并重,打造全链路消费体验。
泰兰尼斯把“科学护足”刻进了产品基因。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足部特点,它创新推出“六分阶专业童鞋体系”,将儿童成长划分为柔抱、爬站、学步、幼儿园、小学、青少年6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专属鞋款设计。
比如学步期的“稳稳鞋”系列,核心依托“Vibram极地科技”打造“6维创新稳科技”,上市不到一年销量破亿。小学阶段的“稳跑鞋”则对标国际顶尖技术,核心搭载护足弓成长太空碳板,被创始人丁飞称为“童鞋里的SUV”,适配多场景运动需求。
此外,泰兰尼斯的产品设计深谙儿童心理。“稳跑鞋”的鞋身用渐变星空蓝,鞋带处藏着可发光的“小宇航员”装饰;秋冬款马丁靴配备可拆卸毛绒鞋舌,满足孩子每天换风格的新鲜感。这种兼具科技感与趣味性的设计,同时抓住了父母和孩子的心。
在渠道布局上,泰兰尼斯坚持线下为核心的策略。截至2025年,泰兰尼斯线下门店超过1000家,入驻全球高端购物中心。线下门店提供免费足部检测服务,店员会根据孩子脚型推荐适配鞋款。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全球化布局。2024年,泰兰尼斯在美国加州的比弗利中心开出第一家海外旗舰店,是该商场入驻的第一个中国品牌。仅用三个月,这家门店就实现盈利。目前,泰兰尼斯已在美国相对高端的商场拓展了近20家门店。
「零售商业评论」认为,泰兰尼斯成功的关键在于其构建了完整的价值链闭环:前端通过科学定位吸引目标客户,通过产品创新满足需求,后端通过渠道体验增强黏性,形成了良性的商业循环。
从行业来看,据贝哲斯咨询发布的2025版儿童鞋市场分析报告统计,2024年中国儿童鞋市场规模已达到1349.54亿元,预计至2030年全球儿童鞋市场规模将会达到6113.45亿元。
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内外品牌纷纷加大布局力度,国内童鞋行业呈现多强争霸格局。
QYResearch调研显示,中国市场童鞋的主要制造商包括耐克、阿迪达斯、安踏等,三者所占市场份额约为20%。泰兰尼斯面临着来自国际巨头和本土品牌的双重竞争。
其中,安踏儿童在2024年流水突破100亿元,成为运动行业内首个达到百亿元流水的儿童品牌。安踏儿童凭借众多“首创”成果不断开创行业先河,其首创的“安踏儿童专属鞋科技—犟弹科技”应用产品累计销售达到300万双。安踏儿童依托主品牌资源及强大的渠道能力,在童鞋市场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361度儿童业务也成为集团增长引擎。2025年上半年,361度儿童业务收入达12.6亿元,同比增长11.4%,占总营收22.1%。儿童鞋类表现尤为抢眼,收入同比大增27.8%。特步儿童在童鞋市场也占据一席之地。在2024年抖音“双11”大促期间,特步儿童在童鞋、婴儿鞋、亲子鞋排名前十的品牌榜上位居第四。
此外,还有江博士、基诺浦等专业童鞋品牌凭借其在儿童足部健康领域的专业形象,在功能细分市场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另一个挑战来自于消费者理性回归。儿童脚部发育速度快,一双鞋往往穿三五个月就不合脚,花七八百元购买,在多数家庭看来并不划算。《2025年5月童鞋品牌销售分析》报告显示,今年5月份,监测范围内的童鞋商品零售平均价格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平均价格在300元以下的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与去年相比有所增长,300元以上的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与去年相比下降明显。

图源:《2025年5月童鞋品牌销售分析》
国际化扩张也面临本地化挑战。泰兰尼斯试图向海外复制其高端模式,创始人丁飞也公开表示过对美国市场的乐观。但现实是,美国家长同样以性价比为核心消费逻辑。Run Repeat数据显示,美国儿童鞋售价多集中在20-80美元(约合145-580元人民币)。即使Nike和ASICS等国际品牌在亚马逊平台上,推出的儿童鞋也多在24-54美元之间,并未走高端路线。这些都加大了泰兰尼斯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难度。
面对这些挑战,泰兰尼斯正在寻求转变。2025年,泰兰尼斯从“稳稳鞋”向“稳跑鞋”拓展,将目标客群从婴幼儿向4-16岁学龄儿童延伸。这一策略旨在延长用户生命周期,提升单客价值。
同时,泰兰尼斯加强品牌价值建设,推出“黄色邮筒计划”,家长可以将旧鞋送至门店兑换优惠,旧鞋则捐赠给山区儿童。这种兼具环保与公益的活动,增强了品牌好感度。
在我们看来,泰兰尼斯未来面临三大关键挑战。一是产品质量与营销承诺的匹配度,高端品牌必须确保产品质量与价格定位相符。二是国际化战略的落地执行,海外市场拓展需要本土化运营能力。三是产品线的持续创新,需要避免单一爆款依赖,构建多元产品矩阵。
泰兰尼斯的崛起并非偶然。它成功抓住了消费升级与科学育儿的趋势,将功能性产品转化为情感连接的能力。它不只是卖鞋,而是为家长提供解决“选鞋焦虑”的整体方案。
尽管泰兰尼斯取得了显著成功,但未来如何持续保持产品创新力、如何在扩张中维持高端品牌定位、如何应对国内外品牌的模仿与竞争,都是泰兰尼斯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也将决定它能否从一时的爆款,蜕变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长期品牌。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零售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