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俱网正在升级中,更多功能与服务,敬请期待!

对抖音电商影响最大的“电商税”之下,抖音可能会推出(针对GSV的)更新的投流模式?

什么是广告,这是一个问题,广告费用和销售费用过去是长期被混淆的。

6月19日,市场监督总局印发了《广告法》适用问题执法指南(一),明确:对潜在广告受众基于模糊画像、分类、标记或者其网络地址、浏览记录等,运用人工干预、算法推荐等精准投放方式直接或者间接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认定其受众具有不特定性,适用《广告法》。这意味着,之前处于模糊地带的电商投流费用,被明确定性为广告费。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企业的广告费,不超过当年15%的部分,准予扣除,免征企业所得税。过去投流费用,普遍被认为是企业的营业成本,不存在单独扣税的问题。如今按照新规,企业的投流费用只能扣除营业收入的15%,多出来的部分,就要像是利润一样来计税。

根据最新版的广告定义,按照这个投流口径的话,首先影响的就是抖音

一、新的执法规范出台——对抖音电商的影响

这个新规范具体到抖音的投流费用界定,像巨量引擎的品牌广告、巨量千川的效果转化类广告,巨量星图的达人软广商单,都明确被定为投流费用。这个政策调整很明显是冲着以直播电商为首的新业态来的。过去直播电商投流,厂家靠砸投流费换订单,即便投流费用占比50%以上,只要整体账能算的过来就猛猛烧。但是现在投流成本超过15%,利润直接被税吃干抹净。抖音上就连本身有自然流量的大品牌投流费用都要超过15%比例,何况更多的白牌店铺

二、抖音现有的投流模式(GMV为导向)

抖音电商现有的核心投流工具,如巨量千川,其算法的底层逻辑是围绕GMV构建的。商家设定一个ROI(投入产出比)目标,系统便会利用其强大的推荐算法,寻找最有可能完成下单的用户。

这种模式在野蛮生长时期是高效且自洽的,因为它完美契合了平台和商家在当时环境下的共同目标——做大流水、抢占市场。但在新的合规环境下,这种投流模式就划不来了。

GMV作为一个过程性指标,其与真实利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个鸿沟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

最主要的就是退货率:抖音电商,尤其是服饰、美妆等非标品类,退货率奇高,30%-50%是常态,极端情况可达80%。商家为一笔100元的GMV支付了广告费,但如果这笔订单被退货,那么这100GMV就是“无效GMV”,而为其付出的广告费则成了沉没成本。直播电商的算法在优化时,并不能区分“高成交高退货”的用户和“高成交低退货”的用户。

其次就是白牌的刷单:服务于两个目的:一是为直播间制造虚假繁荣,骗取用户信任和跟风下单;二是骗取平台流量推荐算法,获得更多自然流。虽然这就属于劣币驱逐良币,破坏生态了,但很多白牌商家就是靠这个做很大一部分业绩的。(刷单的资金流在过去可以轻易通过个人账户网络隐藏。但在金税四期等大数据监管系统下,任何大额、频繁的异常资金流动都无所遁形。当刷单的每一笔资金都可能被追溯并要求提供完税证明时,刷单的风险成本(被税务稽查)和直接成本(为虚假交易缴纳真实税款)变得无穷高。

在监管宽松的环境下,不缴“电商的利润远高于缴税后的利润,这驱动了整个内容电商(包括直播电商)行业的野蛮生长。严格界定意味着这部分隐性利润彻底剥夺一个过去毛利30%、纯利5%白牌商家,在严格纳税后,其利润可能瞬间被压缩至亏损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其商业模式的生存基础。

在新的环境下,平台和商家之间就出现了根本性的不一致:

商家的目标:真实利润。他们要的是扣除投流、物流、税收这三大块,才能落袋的钱。

平台算法的终极目标就是GMV,它不理解,在从前不明晰的时代也不需要理解“税”和“净利润”。

当商家为了100GSV(实际销售总额)而投流时,算法却可能为他换来500GMV,商家就为此付出了5倍的广告成本,但平台赚得盆满钵满。

GMV为核心的投流模式,其本质是要求商家用“不确定”的广告投入,去赌一个“虚高”的GMV数字,再期望这个虚高的数字在扣除退货和各种成本后,还能剩下利润。在“隐性利润”托底的时代,这个赌局尚有胜算,但在合规风暴之后,这场赌局的赔率已经急剧恶化,商家正在用真金白银的税后成本,去迎合一个包含大量水分的泡沫算法。

三、抖音电商的应对策略——抖音这半年不断出政策返现商家,后面也会出针对GSV的投放工具吗?

抖音电商一直是两条腿走路的:上限是对标京东和天猫的精品店、各种大牌旗舰店还有“交个朋友”这样的大达播间;下限是拼多多,白牌不断卷投流卷低价算法。

新模式对品牌商家其实影响不大,毛利基本都还能保住,但更多的商家面临利润危机就有潜在的迁移风险转向其他更具确定性的平台或渠道(比如京东在打爆新品上可以让品牌从“电商小白”到“首发即爆”)。

抖音这半年里已经有所行动:不断出政策返现商家,但这种方式注定只能是“短期输血”

但是输血终究不可持续对于抖音这样一个体量的平台,任何形式的长期大规模返现都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手段而且这种政策返现很多都需要人工干预,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投流效率低下。

抖音电商也为了给商家长期造血”做了很多完善生态的举动:最典型的就是同步推动“货架电商搜索电商”,承接用户的确定性需求这部分流量的转化率和利润确定性通常高于内容推荐流。还有粉丝群、会员体系什么的在细节上的优化,更像是要切一手传统电商的蛋糕,并未从根本上改造其基因里“算法内容推荐”的投流逻辑。

在新的背景下,根本上还是要提供一个趋近于GSV的投流工具。

实际结算金额(即剔除了退货、取消订单后的金额)为优化目标的智能投放系统1元广告费,要带来5元真实成交额

GSV为导向需要综合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如下单、退货、复购等深度数据),当然这是件很难的事:首先要涉及到的归因预测算法要相当相当复杂融合多种内容:短视频、直播、搜索,与电商相关的深度数据;其次自我革命更难:GMV模型切换到GSV模型,在短期内必然会导致平台广告收入的剧烈下滑因为GSV的总盘子远小于GMV,且新模型上线初期效率可能不高,商家会变得更谨慎。

四、如果GSV投流模型实施,对抖音平台的内容生态和商家都有什么影响?

首先是对生态的正向筛选:GSV模型将自动成为生态的净化器,刷单必死无疑

奖励好产品/好服务:退货率低的商家,其GSVGMV的差距小,在GSV模型下将获得巨大优势,他们的广告效率会更高。

惩罚差产品/冲动(的虚假营销)消费:高退货率的商家,其广告成本会飙升,因为算法会发现他们的GMV转化成GSV的效率极低,从而减少给其分配流量。

内容风格的转变:

强刺激、冲动型信任建立、价值型:过去能通过夸张演绎、制造稀缺感来瞬间激发下单的内容会减少,因为这类内容带来的高退货率在GSV模型下是有毒的。相反,能够详细讲解产品、建立专业人设、培养长期信任的内容会更受青睐,因为它们能带来更低的退货率和更高的复购率。

娱乐至上品效合一:纯粹的娱乐内容(如搞笑短剧)带货的效率可能会下降,除非它能与品牌深度绑定,建立心智。内容创作将更加考量其对真实销售的贡献。

商家心态的群体性转变必然是流量思维利润思维强调品效合一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iSweeety的空间

独家:484个美妆品牌跌了!
« 上一篇 2025-08-11 17:47
宁波小伙拒绝内卷,把普通产品高端化,年销几千万元
下一篇 » 2025-08-11 17:47